作者:
发布日期:2025-09-12
浏览:33
在工作中,我们经常遇到被痛风折磨的患者,他们常常感叹:“早知道注意点就好了!”为了让大家不再受这份罪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“帝王病”——痛风。
痛风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偏偏喜欢我?
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关于“盐”的故事。
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叫“尿酸”的物质,正常情况下,它会溶解在血液里,并通过肾脏变成尿液排出去。但如果尿酸产生得太多了(比如吃太多高嘌呤食物),或者排出的太少了(比如肾脏功能不好、不爱喝水),血液里的尿酸就会超标,变成一锅“浓汤”。
就会析出像针一样的尿酸钠结晶,这些“小针”最喜欢扎在我们的大脚趾、脚踝、膝盖等关节里。它们一扎,身体就会发动炎症攻击,于是关节就会出现剧烈的红、肿、热、痛,这就是痛风急性发作了。
所以,痛风的根本病因就是:高尿酸血症。
痛风的治疗:不止是止痛那么简单
治疗痛风分两步走:急性期止痛和慢性期降尿酸。每一步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切勿自己乱用药!
(一)急性发作期:目标是快速止痛、抗炎
常用药物:医生常会开具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、塞来昔布等)、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等。
1、药师提醒:
及时用药:感觉要发作或刚发作时用药,效果最好。
对症选药:这些药主要是“治标”的,能快速缓解疼痛,但不降尿酸。
遵医嘱:这些药各有禁忌症和副作用(“伤胃”、影响肝肾功能等),如“胃不好”可选用塞来昔布、依托考昔等相对更不伤胃的药物,但心血管风险可能增加,使用前需做好相应评估,务必按医生和药师的指导服用,不要自己加量。
(二)慢性维持期:目标是让尿酸“达标”
1、常用药物:主要分为两类:
抑制尿酸生成的药:如别嘌醇、非布司他。相当于关上了生产尿酸的“水龙头”。
促进尿酸排泄的药:如苯溴马隆。相当于把排泄的“下水道”疏通得更顺畅。
2、药师提醒:
坚持服药: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要坚持服药,不能痛了就吃,不痛就停,否则尿酸水平反复波动,更容易诱发痛风。
定期复查: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,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药量。同时也要复查肝肾功能。
警惕小发作:降尿酸治疗初期,因为尿酸水平波动,可能会诱发急性痛风,这是正常现象,可配合小剂量抗炎药预防,不必擅自停用降尿酸药。
如何预防痛风?
记住“管住嘴、迈开腿、多喝水”预防胜过治疗,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!
1、管住嘴(少吃高嘌呤食物)
避免吃(红灯食物):动物内脏(肝、肾、脑)、浓肉汤、火锅汤、贝壳类海鲜(牡蛎、蛤蜊)、凤尾鱼、沙丁鱼。
限制吃(黄灯食物):红肉(猪、牛、羊)、大多数鱼类、虾、蟹。
鼓励吃(绿灯食物):新鲜蔬菜(多吃!)、鸡蛋、牛奶、低糖水果。奶制品尤其是低脂/脱脂牛奶,对降低尿酸有益。
特别要警惕:含糖饮料、果汁、奶茶等中的“果糖”会显著升高尿酸,比酒精还厉害!酒精(尤其是啤酒)也会抑制尿酸排泄。
2、迈开腿(适度运动)
推荐慢跑、快走、游泳、骑车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。
避免:剧烈运动或无氧运动,因为大量出汗会使尿液浓缩,尿酸排泄减少,反而可能诱发痛风。
3、多喝水(白水是最好的饮料)
每天保证2000-3000毫升的饮水量(大约相当于4-5瓶矿泉水)。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稀释尿液,促进尿酸通过肾脏排出。白开水、苏打水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重要注意事项
不是所有关节痛都是痛风,类风湿关节炎、感染等也会引起关节痛,必须由医生明确诊断。
1、不要轻信“偏方”:很多所谓的“特效药”里可能偷偷添加了激素或止痛药,短期有效,长期服用会带来严重副作用。
2、合并症管理:如果同时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一定要积极治疗,因为这些疾病和痛风互相影响,会加重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。
3、发作时记得:抬高患肢、局部冷敷可以缓解疼痛,千万不要热敷或按摩,这会加重炎症和疼痛。
痛风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病,关键在于“坚持治疗”和“健康生活”两手抓。如果您或家人有痛风问题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并随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关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。
♦来源丨普洱市中心医院(思茅区人民医院)药剂科
♦作者丨王成
♦编辑丨兰玉洁
♦审核丨钱益晖、邓志勇、李斌渝
上一篇:思茅区人民医院:外伤性肝、脾破裂出血,不止手术切除一种选择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