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发布日期:2025-07-22
浏览:27
李奶奶像往常一样到普洱市中心医院(思茅区人民医院)进行晚班透析,就在护士长为其穿刺上机时,发现她的动静脉内瘘血管不显露,绑上止血带内瘘血管同样不显露,触诊患者只有吻合口部位有搏动,而震颤已消失。护士长立即通知了科室聂主任,聂主任对李奶奶进行床旁血管B超检查,发现她的动静脉内瘘流入段内无血流、已经完全闭塞,血管内无明显血栓形成。闭塞原因考虑是血管增生狭窄所致,完全闭塞段长度2.3cm,闭塞段后至肘部整段头静脉均增生狭窄。吻合口内血液从吻合口远心端头静脉返流。鉴于李奶奶心功能不全,如果今晚不透析恐发充血性心力衰竭,聂主任果断选择先为其穿刺返流血液的远心端头静脉进行透析治疗。
第二天一早,聂主任就带着李奶奶到B超室进一步检查,明确患者血管闭塞程度及长度。
聂主任查看患者后将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,必须急诊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(PTA术)开通闭塞静脉。之后,她便组织科室医生进行术前讨论,为李奶奶量身定制了详细的手术方案。聂主任选择从血液返流的远心端头静脉入路,采取锐针穿刺开通技术开通了闭塞病变,经过42分钟的手术,成功为李奶奶开通了闭塞内瘘,守住了她赖以生存的"生命线"。
科普小知识
什么是动静脉内瘘?
尿毒症患者的"生命线",通过手术将动脉与浅表静脉吻合形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。
其优势包括:血流量充足(大于500ml/min)、 感染风险低、使用寿命长;内瘘闭塞预警信号:震颤减弱或消失、搏动感丧失、穿刺困难或透析血流量<200ml/min、 血管硬化、疼痛或局部肿胀。日常需注意:避免压迫、监测震颤、控制血压及凝血功能。
经皮血管腔内血管形成术
(PSA手术)
血管通路维护的"微创卫士",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送至狭窄处,通过高压扩张撕裂增生内膜,恢复血管通畅。具有创伤小(仅针眼大小)、恢复快(术后24小时可透析)、可重复操作的优势,是目前内瘘狭窄/闭塞的首选手术方式。建议每3-6个月进行超声筛查,早期发现狭窄可显著降低血栓风险。
温馨提示
内瘘震颤消失是闭塞的'红色警报',黄金救治时间为6-12小时。建议患者每日早中晚3次触诊震颤,配备听诊器监听血管杂音。
详情咨询
每周星期三为肾内科聂明英主任血管通路门诊,有需求的患者可前往就诊。
地址:普洱市中心医院(思茅区人民医院)门诊5楼血液透析室。
电话:0879-2885805
♦来源丨普洱市中心医院(思茅区人民医院)肾内科
♦作者丨聂明英
♦编辑丨兰玉洁
♦审核丨钱益晖、邓志勇